郎毓秀(1918.11.04~2012.07.07),女,1918年生于中国上海,祖籍中国杭州。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最高荣誉——终身荣誉勋章获,被声乐界誉为“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其父是世界闻名的摄影大师郎静山。2012年7月7日,中国音乐界泰斗郎毓秀在中国四川成都病逝,享年94岁。

人物关系
有错误5482898已反馈
有错误49217已反馈
纠错
关闭纠错

郎毓秀个人生平


郎毓秀(1918~2012.07.07 ),原籍杭州,1918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闸 郎毓秀
北。
自幼学习钢琴。1933年夏的夏天,郎毓秀参加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办的暑期培训班学习。暑期结束后,郎毓秀因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而顺利进入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同时从事电影录音和演唱活动。以后郎毓秀陆陆续续的在百代唱片公司录下了《杯酒高歌》、《乡愁》、《满园春色》、《早行乐》、《飘零的落花》等二三十张唱片,曾风行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地区。
1937年8月,郎毓秀登上了意大利的威尔第伯爵号海轮奔赴欧洲,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主修声乐。
1941年,郎毓秀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在上海、天津、北平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
因在北平无法忍受“亡国奴”的屈辱生活,郎毓秀与丈夫肖济悄悄离开沦陷的北平,几经周折,到达了西安,1945年定居成都。 [1] 
1944年开始担任四川省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声乐教授。
1946年,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深造,进修声乐。 [2] 
1948年回国。先后在成都华西大学音乐系、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授。 16岁时的郎毓秀
1948年,任华西协合大学音乐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到四川音乐学院任教。
1953年,郎毓秀参加第三次赴朝鲜慰问团,在前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演唱长达四个月之久。
1954年,郎毓秀同小提琴家张季时和钢琴伴奏石中强赴西南三省演出。此后,她在生活中,逐渐改变了以西洋唱法为主的风格,先后学习了民间的京韵大鼓、四川清音、京剧、评弹、粤剧的唱腔。
1956年,参加中央对外文委组织的9人文化代表团,先后出访瑞士、意大利、法国三国。并于罗马、伯尔尼、日内瓦、巴黎、里昂等地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7次。
1957年,任四川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声乐系系主任,直至1994年退休。
1981年冬,63岁的郎毓秀开始了她的“告别舞台音乐会”,走遍7大城市(昆明、重庆、成都、北京、天津、上海、武汉),举行了17场演出。
1985年,应文化部的邀请,赴德国、法国两国进行考察。 郎毓秀与冼星海(右)合影
1987年冬和1988年9月,郎毓秀两次应邀去美国纽约担任罗莎·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3] 
1993年6月,美国休士顿《国际日报》刊载了中国著名女声乐家郎毓秀76岁高龄登台演唱60年前唱红的《天伦歌》,演出时由其子萧楫指挥,其女萧桐钢琴伴奏,还有她的学生赶来同台演唱,在休士顿乐坛上创下了一台母女儿子、师生同台演唱的纪录,为祖国争得荣誉。
2001年5月,郎毓秀获得了由中国文联及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
2012年7月7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94岁。

郎毓秀个人作品



郎毓秀个人唱片


《大军进行曲》、《杯酒高歌》、《鸾凤和鸣》等外国歌曲;《乡愁》、《满 郎毓秀(左二)
园春色》、《早行乐》、《飘零的落花》、《天伦》等中国歌曲。

郎毓秀代表曲目


《天伦》、《乡愁》、《早行乐》、《满园春色》、《飘零的落花》、《杯酒高歌》、《鸾凤和鸣》、《大军进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蝴蝶夫人》、《小夜曲》、《蝶恋花》、《月佬佬》、《太阳之光》、《雪花》等。 [3] 

郎毓秀著作


撰写与翻译有《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伊丽莎白·舒曼的教学》 郎毓秀译《卡鲁索的发声方法》
、《西洋艺术歌曲二十首》、《歌唱学习手册》、《美声学派的原理和实践》等。 [3] 

郎毓秀主要成就


中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音乐教育家,擅长演唱西洋歌剧和艺术歌曲,对中国 郎毓秀
民族传统唱法有深入的研究。郎毓秀与周小燕、喻宜萱、黄友葵被声乐界誉为“中国四大女高音歌唱家”。
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5] 
曾任福建音乐学院音乐系名誉系主任、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教育厅和成都市文联顾问。

郎毓秀人物言论


“我能走上音乐艺术的道路,同我父亲对我的培养和影响分不开。” 郎毓秀书信
“我就是爱唱歌,让我唱歌就是幸福。音乐会就是我的老师,只有实践,才能提高。” [7] 
“学美声的也应该扎根民族唱法,向民间学习。” [1] 
“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从事译著工作,虽然忙一些,但生活充实有意义,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写到老,唱到老!” [2] 

郎毓秀其他信息



郎毓秀关于父亲


郎毓秀的祖籍在浙江兰溪。祖父郎锦堂酷爱中国戏曲和绘画艺术,且有一副好嗓 1931年,郎毓秀和父亲郎静山合影
子,是擅唱京剧须生的票友,郎毓秀的父亲是享誉全球的“亚洲影艺之父”郎静山。
郎静山是一个音乐迷。他喜爱西洋音乐,收集了大量的世界著名音乐大家的唱片,以及器乐曲等唱片,那时他家备有手摇留声机,父亲每天晚上总要上紧留声机的“发条”,放上几张唱片,不论是器乐的还是声乐的,他都爱听。小毓秀靠在留声机旁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与音乐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开始模仿着唱片哼唱起来,反反复复地跟着唱,后来她就更认真地模仿,揣摩着他们的发音方法。唱片多数是西洋音乐,如《小夜曲》《圣母颂》等作品,这些唱片有英语的、意大利语的,也有日语唱的民歌,八九岁的小毓秀虽然不懂外语,但凭着她的痴迷与执著,终于把这些曲调都记熟了,也因此磨损了唱片。从唱片的磨损中换来了女儿的收获,给了郎静山莫大的欣慰。

郎毓秀出国深造


1936年,冼星海到上海,很欣赏郎毓秀,劝她出国深造,郎老为此花了不 郎毓秀(右一)
少心血。郎毓秀深知父亲为她筹措学费,来之不易,也下定决心,刻苦学习,一定要为祖国争光。1937年,郎毓秀赴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主修声乐。她刻苦努力,在第二学期时,成绩出现飞跃,在全校38名的乐理、视唱练耳基础课结业考试中,为全班唯一满分学生,发榜时,她的名声惊动了全校七八十位师生,友好地为她欢呼“中国万岁!”

郎毓秀社会评价



郎毓秀冼星海


从法国归来的冼星海当年听郎的唱歌后十分赞赏,送她许多外国歌谱,并对郎静山说:“令嫒很有音乐天赋,应该尽快送她出国深造,将来必成大器。” [3] 

郎毓秀周小燕


中国女高音“四大名旦”之一的周小燕:听到她唱歌 “我被镇住”。周小燕也是华人第 1935年郎毓秀在上海家中接待京剧大师梅兰芳
一男中音廖昌永的恩师。她得知郎毓秀去世后哽咽地说:“我很难过,很悲痛,我很想来看看她,送她最后一程。”周先生透露,两人很早之前就认识,成为朋友,“她比我小一岁,但是我很崇拜她,我刚从武汉进入国立上海音专学习时,她已经小有名气了,经常在校内外演出,还为上海百代公司灌唱片了。”一次偶然机会,周先生听到了郎毓秀的歌声,“我经过教室走廊,听到一位女高音的歌声从教室里传出,那是何等令人羡慕的歌声啊,高亢圆润,音域好宽,音色是金属的。我被镇住了,不由得止住脚步侧耳细听。一打听,唱歌的是比我早一年进校的女生郎毓秀,唱的是歌剧《托斯卡》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用的是地道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后来,周先生特意通过表舅介绍认识了郎毓秀,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周先生谈到这位老友,有着很高的评价,“她一生卓有建树、淡泊名利,我很欣赏她。这些年我们虽不曾见面,但她常常寄照片给我。我也从小廖(廖昌永)和她的学生口中知道了她先生去世、她中风的消息,她的儿女我也见过几位。她今天(注:指2012年7月7日)去世的消息也是她的学生、中国音乐学院的罗良琏教授最先告诉我的,我非常难过,虽然人难免有这一天,但是我很不舍。”如今,黄友葵、喻宜萱、郎毓秀都相继去世,中国女高音"四大名旦"仅余周先生一位,周先生含泪说:“她是我们四个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9] 

郎毓秀敖昌群


四川省音协主席敖昌群教授对于郎毓秀的离世沉痛万分,“郎先生的去世 郎毓秀病逝家中摆满鲜花
,代表了四川声乐界一个时代的结束,她对中国声乐艺术的贡献将永载史册。”敖教授说,“郎先生是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如今,四位花旦仅余周先生(廖昌永恩师)一位了。”敖教授透露,在郎先生住院前,她每天都亲自上课,她说舞台和教学都是她的最爱。住院后,敖教授曾去医院探望她,当时她还意识清醒,“她的子女告诉我,老人走得很平静、安详,她生前曾多次叮嘱子女:我走了之后,你们不要因为我的离去痛苦、不安,你们还是要照旧去生活、工作。”谈到郎先生此次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敖教授坦言,“郎先生是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但她一生非常低调、谦和,这种鲜明的对比,给我们后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肃然起敬。回顾郎先生的艺术人生,也激励活着的人,以她为榜样,用艺术回报这个时代。”

郎毓秀钱仁平


“郎先生是中国第一代声乐演唱家、教育家,她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她 郎毓秀(左一)
是上海人,但常年定居在大西南,安心教育,从没有动过到京沪‘向上走’念头;郎先生虽然是美声,但由于父亲郎静山与梅兰芳交厚而熟悉京剧等诸多民族艺术,直到晚年还在探索京剧唱腔中的一些优秀的技术如何运用到美声中; 郎先生对青年人特别好!对学生关心、关爱、提携。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老人。”
“西南地区不再有这样令人佩服的大师。她精通英语、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等多国语言,退休后凭着英文功底用电脑写作,撰写与翻译共几十万字的音乐理论和教材。” [10] 

郎毓秀学生


郎毓秀的学生、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高为杰说,“我们认识50多年了,她是我的 郎毓秀
长辈、老师、我们还是老乡,所以关系特别亲密。听到她去世的消息,心里非常难受。还记得文革时我们一起关棚的时候,她三天交代问题,我们却是听了她三天的人生传奇故事。她当年与男朋友因庚子赔款而赴比利时留学,为了抗战回到祖国,男友从军在中条山战役做了战俘,20几岁的郎先生到战俘营与男友结婚,然后逃出战俘营,得到百姓的帮助一路辗转来到成都,从此定居直到去世。她退休之后,还一直在教学,为川音的歌剧中心乐此不疲,翻译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文献。她的去世是中国声乐界的重大损失。”
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的四川音乐学院教师泽仁雍珠:郎毓秀老师在音乐教学上影响巨大,“她早就断言,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今后一定是会融合的。”“她教我的东西,一辈子都用不完!”“早年,郎毓秀老师她参加过中央对外文委组织9人文化代表团出访欧洲瑞士、意大利、法国,并在罗马、伯尔尼、日内瓦、巴黎、里昂等城市举办了7场独唱音乐会,是新中国第一个在国外举行独唱音乐会的歌唱家。”“她的舞台遍布农村、工厂,她会拉着战士的手面对面地唱歌,哪怕是业余合唱团请她去唱,她也不会推辞,更没有出场费这一说。” “郎毓秀老师不仅自己学习苏州评弹、闽南南音、京韵大鼓等民间曲艺,还把四川清音、扬琴、单弦、川剧等带进了川音声乐系的课堂,师生一起学。” [1] 
2012年4月才完成研究生毕业音乐会的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王欣敏说: “老师入院前1个月还在指导我的毕业作品。”王欣敏从2008年开始,几乎每周都要到郎毓秀家接受教学指导,几乎没有中断过。“论文、毕业音乐会,老师坐着轮椅全程督导。”不管是彩排还是最后的正式演出,郎毓秀都会比她早到现场,“一场音乐会有12首歌,中、英、法、德、意五种语言演唱。只有老师能听出我哪一个词没唱准。”王欣敏说,老人教学严谨,但特有的名媛气质,使得教学风格非常的温和。“从来不会生气,不会批评学生,不懂的就一直讲到学生懂为止。” [3] 

郎毓秀子女


“妈妈平等对待所有的人”,她资助了很多家境贫寒的学生上学,尽管自家并不 郎毓秀
富裕。
“自从2006年爸爸去世后,妈妈一直都不开心。”没有爸爸的支持,妈妈也不会取得那么多成就。“爸爸就是妈妈的百科全书”。
“妈妈每首歌的第一位听众,必定是爸爸。”“妈妈执着于学习民间艺术,将美声与民族两种唱法融合,也是受了爸爸的影响。”
“小时候,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听到妈妈练声。晚上,如果听不到她练声,我们还睡不着。” [1] 

郎毓秀门卫


“郎先生人很和善,因为脚不方便,需要坐轮椅,平常很少外出,一个月前生病入院,入院之前,都还在给学生上课,经常从郎先生家里飘出动听的歌声。” [13] 
“尽管每次出来都会坐着轮椅,但郎老师还是不忘给我们打招呼,简单地说上两句。” [3] 

郎毓秀逝世消息


7日凌晨,曾演唱《大军进行曲》、《杯酒高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名作的中国音乐界泰斗郎毓秀安然辞世,享年94岁。当天府早报记者昨日来到郎毓秀生前居住的四川音乐学院家属区“竹园”时发现,依然有不少闻讯而来的亲友手捧着郎毓秀生前最爱的白玫瑰寄托哀思。
低调
从不向孩子炫耀名气
郎毓秀去世前,叮嘱子女要低调处理自己的后事,所以在她居住的小区,并没有搭建灵堂,也没有花圈奠仪,她生前居住的四川音乐学院家属区“竹园”大门口一张以毛笔书写的讣告,宣告着郎毓秀离世的消息。
昨日上午,家人已经将郎毓秀的遗体火化,这也是郎毓秀的意思,因为她生前一直是非常低调的人。或许不会有人相信,郎毓秀从来没有告诉过孩子自己是知名的歌唱家,孩子们小时候只知道妈妈歌唱得好,经常要四处演出,但妈妈究竟有多知名,他们却不知,也是到了后来,孩子们从报纸、书籍上,从别人的口中才知道关于妈妈的新闻报道,才知道妈妈原来很不简单。
生病也只住双人房间
正是因为低调的个性,郎毓秀也曾被误解,还有人将她的“不求人”、“不开后门”解读为高傲,但她的亲人、好友及学生都了解她。当年,6个孩子下乡当知青,有人问郎毓秀,你怎么不想想办法让孩子们从农村出来?郎毓秀说,宁肯把孩子们送到乡下去劳动,也比在社会上耍学坏好。
但哪个家长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为了孩子,郎毓秀夜夜失眠;即使是到了川音教学,她也不要学生在音乐会前介绍自己,她只是默默地坐在台下。但如她的孩子们所说的,母亲在一心一意地为社会培养人才,她资助贫困孩子,帮助自己的学生联系到德国深造,“你怎么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面对孩子的责问,郎毓秀却说:“只要你在声乐上达到一定的造诣,我也会帮你联络。”就连这次生病住院,郎毓秀也是住着双人间,亲友们建议其转到单人间,但郎毓秀没有同意。
乐观
去世前还在辅导学生
郎毓秀87岁的时候,曾因高血压引发脑溢血,随后中风导致右侧肢体瘫痪,从沙发上走向钢琴还需要拄着手杖。直到去世前,这位94岁的老人还在坚持辅导研究生。由此可见,郎毓秀是个多么乐观,多么热爱生活的人。
是的,在子女们的印象里,母亲是个活泼的人,他们小时候,母亲总会用新奇的语言、夸张的表情,展示为孩子们新买的玩具;母亲一有空就给他们讲故事,先用英文讲一遍,再用中文讲一次,以至于家庭的日常问候都变成了:“Hi,mammy。”而到了文化大革命,郎毓秀也是乐观的,子女们担心她会想不开去自杀,但郎毓秀都没哭过,更何谈会去自杀?
曾说病愈还要去上课
郎毓秀喜欢花,特别喜欢白玫瑰;她还钟爱拼图,家里的柜子上满是她的作品,即使是到了晚年,她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上网、跟子女们发邮件发短信、甚至还要看韩剧。
2006年,丈夫肖济的离世让郎毓秀很是悲伤,于是她就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翻译资料和教学上。在学生们的眼里,郎毓秀是再好不过的老师了,即使是身体不舒服吸着氧,她还要坚持给学生上课;而她从不吃“老本”,家里书柜里全是各种音乐资料,她为每个学生挑选适合的歌,总在不断地学习中间丰富着教学经验,即使是这次生病住院,她还跟学生约定着痊愈了就去上课。 [14] 

最近更新艺人资料

郎毓秀个人资料

郎毓秀经纪人信息

更多艺人

浏览本页PC版:https://www.yanyi8.com/mx/mx/LangYuXiu/

欢迎来到演艺圈门户网(演艺吧,演艺圈)   

一、本站致力于提供演艺圈商机的宣传推广(如:新闻,明星经纪,灯光,舞台,演出设备,代言,剪彩,剧本,词典,艺人招聘等)

二、如果要注册会员,管理信息,发布信息等高级功能必须进入电脑版网页

三、如有侵权请发邮件给管理员 erqunnet@foxmail.com

四、免责声明:本站商机信息主要来源于会员发布,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可靠,如有商业行为,请自行辨别真假。最好线下交易并签订合同。

本站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全站合作链接(10分钟更新)